-1-勐海味
古纯的心得体会写得比较多,熟茶的讨论相对冷清;更深的原因可能是熟茶没有三六九等的差异,如果细细研究起来,云南的熟茶也可以有更好的见解,也可以发现一些好的熟茶。
用“地理”决定论来说熟茶更容易接受,10年前的老茶客称云南熟茶为“勐海味”,没有人称临沧味或易武味;在勐海县特定区域内发酵的熟茶专有的味道,表现在茶汤的(厚、滑、香),这和勐海县特定的气候、水质、温湿度有很大的关系。不管您是云南那个茶区的原料,都要集中到勐海发酵,出堆的熟茶透着一股土香和老鸡蛋的味道。云南人称为接地气而陈香,科研学者的结论是当地的菌种更有利于茶的发酵。
10年前的熟茶有三大派系,1、下关茶厂熟茶,它的发酵车间在大理,温度相对比勐海低,发酵时间略长,茶底没有香气。
2、昆明茶厂的中茶熟茶,昆明跑马山仓库出堆的熟茶,中茶的熟茶涩味要重,好比一锅夹生米饭,喝不出通透感,加上天气干燥,熟茶的陈化非常慢。3、勐海茶厂,勐海发酵的熟茶得益于温度和湿度,更完美的兼容了前两者,茶底香、茶气顺,味俨。
关于用什么原料发酵,这是档次的问题,好料肯定出好茶。最近市场上流行老班章熟茶,它也是勐海味的一种细分体现,至于真假和口味如何,那需要茶客们认真品鉴。更多的班章熟茶是布朗山或是缅甸的茶品发酵而成。
-2-发酵师
提起“师傅”这个词,马上联想到大师们如何,熟茶领域的师傅们相对低调,茶厂里称为技术员,是一套按部就班的标准程序。
发酵师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熟茶的拼配,如果光使用勐海本地茶成本是高昂的,用来发堆的熟茶主要是夏秋茶比较多,春茶只占到15%左右,一个发酵堆如果没有春茶,茶底的香不足,会影响到熟茶档次;如果春茶太多,成本会大幅上涨。
发堆熟茶的另一项附产品就是茶头,春茶的嫩芽才会结晶成茶头,目前老茶头越来越少,证明春料在减少……
经过30年多的发酵经验传承,技术员们在资料和经验的帮助下,熟茶的发酵风险已经可控。网络购物市场的快速增长,让消费型熟茶受欢迎,发酵师傅们也要适应市场经济,催生了一些奇特的路径,例如:离地发酵 、生熟混发、二次发酵等,小沱茶和减肥茶的观念也让熟茶走入了大批量生产的老路。
如果资深茶客们把责任推诿给发酵司,说他们做不出好熟茶,已经偏离了健康品饮的价值,或许我赞成!
-3-卫生难题
让普洱茶迷们记忆犹新的事,就是撬开茶饼后发现异物(头发、编织袋等),这会非常影响品茶人的心情,但从熟茶的生产链条复杂来看,希望茶客们理解。
云南的茶树资源都是分配到茶农家,无法做到标准化的采摘和晾晒,熟茶原料是一层一层收购,一个茶堆融合了几十户茶农的茶叶,混合后就形成碎小的杂物。但随着原料越来越细化和质量提升,会变得更加干净。